李文亮的故事被做成绘本了(附翻译)

导语

意大利作家Francesca Cavallo发布了一个新的绘本作品,以李文亮医生为背景,名字叫做《李医生和戴皇冠的病毒》(Doctor Li and the crown-wearing virus)。

这是一个短小、却又感人的故事。作者在前言中说到,这个作品的目的是想让孩子们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,使他们可以从时代的英雄身上得到启发,开启有意义的思考和坦诚的对话。

但是,这并不仅仅是一本给孩子的书。全世界因为这个小小的病毒陷入苦难,人类互相讨伐、埋怨、憎恨,忘记了自己的傲慢和自大,在警报拉响之时,一次次的轻视灾难。

这本书用平和、克制的语调写下了这个故事,没有愤怒和指责,而是在文字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希望,同时也是对我们未来的希望。在大自然的太多未知面前,人类有时是非常脆弱的。尊重科学,崇尚正直,互相理解与包容,保护好我们人类,保护好这个世界,才能共同迎来美好的未来。

以下为原文翻译

曾经,中国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医生,他的名字叫李文亮,是一位眼科医生。李医生在一个叫武汉的城市工作,他每天去医院上班,为他的病人治病。他接诊的病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:有的病人需要戴上眼镜才能看清远处的东西,有的病人需要戴上眼镜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,有的老年患者则需要动一些小手术,才能看得更清楚。李医生热爱自己的工作,并且乐于照顾好他所有的病人。

然而,有一天,他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。他发现他的病人好像都得了同一种病:像是一种严重的感冒,有点像流感一样,但却与李医生过去看到过的其他流感都不一样。

李医生立即给同事们发信息,提醒他们有一种奇怪的流感正在到处传播,并告诉他们,虽然他并不清楚这具体是什么,但似乎这个病传染性很强,因为他已经见到了七个得了这种病的病人。

第二天,警察去敲了李医生的门。他们告诉他,他必须停止向外传递信息,否则他们就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。他们认为李医生过度反应了,不想让他吓到其他医生。

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越来越多的人得了这种奇怪的流感。生病的病人非常多。

李医生的同事们很快就意识到他的猜测是对的:这次的流感是由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病毒引起的。于是,他们马上一起投入了工作。有的人在实验室里研究病毒,了解病毒是如何传播的,有的人积极的为病人治疗,还有的人正努力研制能保护人们的疫苗。

治疗的每一个病人,在实验室里的每一个小时,都让研究人员、医生和护士学到了新的东西。他们发现,这是一种属于“冠状病毒”(coronavirus)家族的病毒:一种在显微镜下,头上好像戴着一个皇冠的病毒。英语中,corona是crown的另一种说法。

警察向李医生道歉,但可惜为时已晚。李医生病倒了,几天后就去世了。

医生们发现,这个病毒来自于动物,可能是蝙蝠或者蛇,但他们还不能完全确定。因为病毒不会说话,不能回答你的问题,所以没有那么容易搞清楚。

通常在动物身上发现的病毒是不会让人类生病的,但这是一种新的病毒,要想了解它的行为,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。

但是与此同时,他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保护尽可能多的人免于生病。

研究人员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:即使是那些没有咳嗽或发烧症状的人(病毒携带者),也可以通过拥抱,触摸或亲吻,在不知不觉中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。

他们发现,当一个人咳嗽或打喷嚏时,会有唾液掉落在门把手或电梯按钮上,即使是好几个小时后,如果有人触摸到同一个门把手或按钮,就有可能感染病毒。

他们还发现,用肥皂彻底清洗双手,病毒就会消失!

为了让人们不再为互相拥抱,或是按电梯按钮而担心,找到疫苗成为了当务之急。事实上,疫苗可以保护人们即使接触到病毒也不会生病。正是因为有了疫苗,我们才不再害怕得了麻疹、水痘。

但是,就在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发疫苗的时候,还有什么其他可以做的,来防止人们生病呢?

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:人们被要求呆在家中,因为这样病毒就不会传播,生病的人就会减少。那些生病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治疗,研究人员也将有时间去寻找解决方案。

武汉的医生们把这种新病毒的情况告诉了其他国家的同行们,但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的问题,不会影响到他们,所以并不担心。但没过几天,病毒就传到了意大利、法国、美国、西班牙、德国……

刚开始的时候,大家都不愿意相信。就像当年武汉的警察所做的一样,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也都不愿意听科学家们的意见。

“这没什么大不了的,”他们说。但病人们不断地涌来医院,很快就没有床位可以安置他们了。在那之后不久,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开始要求人们待在家里,孩子们也不能再去上学了。

 “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多久?” 孩子们问道。

但大人们不知道。

但是他们知道,虽然学校停课了,但孩子们依然要继续完成功课和学习。因为,这个世界需要很多像李医生这样的医生、老师、科学家、研究人员,才能让人们再次拥抱彼此,一起乘电梯,而不必担心任何事情。

The End

写在后面

李文亮是像我们的朋友一样的普通人

是千千万万诚实正直的人中的一员

是全世界勇敢奋斗在一线的医生的缩影

希望英雄们不要白白牺牲

人们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

让未来的世界减少悲剧与灾难

感动是一时的,铭记却是永恒的

(这部作品有一些小的事实偏差,但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讲述,故翻译以原文为准,不建议做过多解读)

原作PDF版本的下载地址是:https://freebooks.undercats.media/corona

不能FQ的朋友,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“李文亮”,获取百度网盘的下载链接。

翻译/编辑:Erin

英文朗读:Teresa

自信点,别人的看法没那么重要 | 从小粉红和泰国网友开撕说起



这两天登上热搜的“泰国乳化”,又是一桩比较有意思的事件。

事件起源于一个泰国男男剧的男主角和他女朋友在instagram的一段对话被pinky粉丝挖出来。

“ 男主:真好看像个中国女孩女主:什么啦?(据说泰语里有害羞的意思)(不是男主)路人:什么风格女主:台湾女孩哦”
pinky粉丝群情激愤,纷纷要求女主道歉,认为女主分裂TW(这里并不是洗地,只是光看这段对话也可以理解为女主说的是一个地区的风格,就好像时尚博主的穿衣风格,也可以说海岛风、港风一样)。但是女主不同意,于是话题上升,由此中泰口水大战正式拉开序幕。中国网友开始成群结队的去攻击男主女主和泰国网友,一边骂NMSL一边攻击泰国。只是画风变得有些奇怪,泰国网友没有中国网友想象中那么受到伤害,好像随便说什么都百毒不侵的样子。比如以下网友总结的: 

泰国网友的反击主要是以MEME的形式,比如下图。Pinky不会用MEME,只会NMSL、人身攻击这样的战斗方式,对泰国网友的攻击力基本为零。用一种人家都看不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去吵架,这既不能产生对话,也伤害不了对方。泰国网友灵魂拷问:how could they hurt our feeling with the words that we don’t know at all? 有个网友总结的很好:以为自己在乎的东西,别人也会在乎,所以就拿着这个东西冒犯人家,最后才发现人家根本不在乎,所以根本冒犯不到。

事件女主是一个十八线男星的女朋友,既不是首相也不是外交部发言人,她随口说了句什么,她的言论就能代表泰国政府、泰国人民了吗?她的想法是A,所有泰国人的想法也是A吗?这里的“她”替换换成泰国网友也是一样的。除了泰国政客和皇室,谁也不能代表泰国。上纲上线,既没有道理,也没有必要。

其次泰国网友的观点是教育和认知决定的,也有可能他们根本就不知道、不清楚、也不感兴趣,对一些问题有疑惑也很正常。很多外国人除了自己的国家,对中国根本就不关注,哪国不是这样呢。就好比随便问个中国网友,法国的海外属地有哪些?如果答不出或者答不全,是不是就意味着“辱法”了?我们网友整天说日本鬼子,韩国棒子,俄罗斯毛子…也没有见日本韩国俄罗斯的网友来组团围攻啊。再次,全世界哪个国家不被别人骂呢?又有哪些国家的人会像pinky一样追着骂的人道歉,到处扣帽子的呢?
如果分不清什么叫侮辱,别人说句什么都是侮辱自己,这是一种自卑。自卑的人才会时刻警惕和在意别人的评价,将荣誉感看得比自己的实力还重要。


国家的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,硬实力比如国家基建等,普通人努力工作添砖加瓦,把国家建设的更好更强;软实力比如文化,好好搞文化输出,通过一些优秀文化艺术作输出价值观,都能提高国家文化的影响力。
文化输出是以“吸引力”为基础的,首先要做出别人愿意看的东西,人家才会主动看啊。为什么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?一方面就不展开说了,另一方面可能我们的pinky们也不允许呢。试想我们如果有《寄生虫》这样的作品到了海外,我们的网友会不会说:怎么可以把住地下室的穷人这种阴暗面给外国人看呢,这是给人递刀啊!
美国《时代周刊》发布抗疫群像,美团外卖骑手高治晓作为唯一华人面孔登上封面
无论是什么实力,靠吵架口水战都没办法实现,威逼利诱也不行。人家不想听,总不能按着人家的头听吧?

有这个精力,好好学外语,用良好的姿势水平去理论,不是更好吗?比如最近全球疫情状况极具恶化,西方国家纷纷甩锅中国,看到了一份怼的很赞的回应,有理有据,条理清晰,可惜作者也是一位外国网友。
滑动下拉图片查看
而撒泼谩骂,口吐莲花,反而拉低国民素质,继而影响我们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。因为一个路人的一句话,就组团上去一顿围攻,跳起来去骂人家全国的人,这才是给全世界人民看笑话,这才是真正的“乳化”啊。 

有人会问,为什么国外还有歧视亚裔这种情况存在?有自大的因素,也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偏见,这些偏见都不是短时间形成的。如何弥合、消解偏见?不外乎就是交流价值观、友好对话、或者提高政治经济实力等。无论如何,通过网暴都没有办法实现。
目前战况依旧在白热化中,且一再升级。曾经的中国和泰国可是很友好的,每年就有千万人次赴泰旅游。疫情早期,大量泰国华侨给中国寄送物资;后来很多国家限制入境,而泰国没有关闭,又成为很多留学生的中转站。怎么会一下子撕破脸,吵得不可开交了呢?仔细看下,就知道口水仗已经不光是大陆网友和泰国网友之间,还有大量的台港用户也加入了骂战。官媒新华网已经盖章了:“虽然某些人极力想把事情闹大,但事实也证明,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是不会被轻易破坏的”。所以pinky们,咱就不要老被当枪使了好吗?本来中国在国际舆论就不占优势,再因为种种问题被各国孤立,阿中哥哥可是会生气的啊。
前几天看到一段话,大意是中国人对于外界的态度极其敏感,特别喜欢人家说自己的好话,过度解释人家说的好话;也讨厌批评,过度解释人家的批评。这是一种在“自卑”和“自傲”中不断徘徊、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一种心态。但是,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和过分解读别人的看法?比如在田径比赛中,你跑的最快,那就是第一名。不管人家说你好还是坏,都改变不了你是第一名的事实。自己变得强大,就无所谓人家对你怎么看。赢家永远是实力强大的一方,而不是嘴炮打得最响的一方。
自信点,别人的看法没那么重要。 

 The End

Thanks for all the fish

荐书 | 跨文化沟通差异背后的启发 | 读《The Culture Map》

今天推荐一本书

来自Erin Meyer的The Culture Map:看这本书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在推荐,觉得主题有点意思。书很好读,实例很多而不是纯理论,并且作者还贴心的提供了不少解决方案,非常简单明了。读完一遍,未来也可以时不时翻阅,当做工具书用。作者本人是INSEAD的教授,主要内容是基于她在跨文化工作环境中的实践,比如对学生的访谈和问题总结等。而商学院的学生不外乎就是各大跨国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等,所以这本书很适合需要在同样环境下工作的人去看。如果能够理解文化差异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模式,可以显著减少沟通和表达方式上的分歧,提升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。因为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,会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原生文化的影响,有时甚至是潜意识的。即使是在海外生活过多年,自认为很“国际化”的人群,依然会不自知的被自身所在文化所影响。

如果不在跨国企业工作或是不经常出国的人,是不是就用不着了解这些呢?并不是的。因为世界是平的,无时无刻全球化都在激流涌动、更进一步。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背后的原因,有助于形成新的思维方式,更加容易的理解外国人甚至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,来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背后的原因。而不是仅仅用自己的立场去预设,或者是带着固有的偏见去judge他人。

以前我会觉得,人与人之间差异那么大,很难去归纳总结。但其实在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前提下,同一国家的人,因为相似的历史原因、背景和教育等因素,部分行为和表现的程度往往会落在同一个区间。再以国家区间为单位,可以就各种不同的维度归纳出横轴表。
全书的每个章节的中心,就是标明不同国家所处位置的维度表。总结不同的维度后,就能做出书名所说的The culture map,基于此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国家与国家的相似度及差异度。这八个维度分别为:沟通方式、直接/间接的给予反馈意见、说服以理论为先/应用为先、扁平化/等级制的领导方式、信任建立在事实/关系、是否正面对峙来表达反对意见、对于守时和计划性的不同看法。
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相对性的概念,差异永远是在比较中产生的,更应该关注的是其在维度表中的相对位置,而不是其所在的绝对位置。打个比方,在其他人的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与谁作比较。比如在德国人眼中英国人无组织不守时,而英国人可能会抱怨法国人的自由散漫;又比如美国人在与很多国家相比是属于比较直接的,而在表达负面反馈意见时,往往一些欧洲人会比他们更直接。
我们平时常说的“东西方文化差异”这个说法其实是不严谨的,即使是在欧洲内部,从北到南在不同问题上的差异也不少,甚至很多方面大相径庭。产生不同的背后因素很多,不同国家所处的历史和文化即带来很大的影响。比如罗马帝国在中央集权下产生了严明的等级制度,现代企业中,往往南欧比西欧在公司管理中更注重等级制;维京人在冰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国家,相对来说北欧的企业层级可能更扁平;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,自然建立起了更加自上而下的管理风格,好的领导有时会像兄长一样,更有责任来保护和关心他们的下属,并时刻关注他们的利益。
但是又有趣的一点是,很多国家也许在地理概念上是南辕北辙的,但却在某些思维方式上惊人的一致。比如对“关系”的重视,在美国或者欧洲国家,他们会认为”business is business”;在中国做生意,很多时候都是先建立私人关系的纽带,然后再谈生意。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距甚远的巴西,和其它一些拉美国家在这方面却和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,他们都信奉”business is personal”。
通过总结和归纳,就可以从理论上进行分析,对因为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分歧甚至误解进行“解码”,做出更清晰的决策,避免未来类似问题的发生。误解一般是如何产生的?往往是因为忽略差异,只用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对方的意图。承认并尊重差异,就是这本书的核心。下面我将继续通过部分书中的理论和示例,再结合一些自己的想法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。 

在西方,简要清楚明了的表达被视为优秀的沟通方式,而中国文化中很多时候不会把问题挑明,而是讲究察言观色、读懂言外之意,日语中也有“读空气”的说法。比如中国人的“让我考虑一下”,大多数情况就是”No”的意思。比如”interesting”这个词,不同国家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。从小在鼓励教育中成长的美国人,他们会习惯将“非常好”挂在嘴边,甚至有时候的表达方式过于夸张而显得不真实。而在其他很多国家,只有在真正很优秀的情况下才会用到“非常好”这类的词。
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认知,拉美人很热情、美国人很友好,甚至有时会觉得他们好的有些虚伪?而俄罗斯人、或是北欧人给人感觉比较冷漠,拒人于千里之外?其实他们分属于桃子型和椰子型的两种人格。桃子型就是外部很柔软,内核比较坚硬,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和陌生人建立对话,甚至大街上都会有陌生人投来友善微笑。这种友好是一种社交礼仪,是他们成长的文化决定的,但是友好并不等于友情 (friendliness does not equal friendship)。椰子型则有个坚硬的外壳,关系建立会比较缓慢,但是一旦成为朋友,打破这个壳后,反而会形成长久坚实的友情。 
还有关于计划性和守时的问题,西方人会习惯提前几周、甚至几个月做计划。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相对稳定,比如交通更准时,规则更清晰,社会更注重契约精神等。如果周围环境不太会影响到所做的计划,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容易形成这样的习惯。而在中国或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,不可预知的环境和影响因素相对都比较多,人们不得不快速反应来适应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“随机应变”是一种更加实用的能力。

理解差异可以免于轻易“被冒犯”。比如在做presentation时,法国人更容易会当面来challenge和question你–这往往是他们给予意见的方式,并不是刻意针对你。在confrontational culture,比如一些欧洲国家,”attack someone’s opinion without attacking that person”是很正常的。很多人都有自我防御意识,但在东方文化中更明显。批评自己没问题,而如果“外人”来批判,就会很容易被激怒。“你反对我的意见,就是在反对我”。对中国人来说,“面子”有时比事实更重要。
以上这点其实并不那么容易意识到,撇开因为教育水平的不同、每个人批判性思维的水平不一之外。最主要的一点是身处在某一个环境,很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就变成了很自然的一件事,就好像鱼在水中可能却不自知一样。
说到这个我就想到现在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一点,比如日记的出版,比如外媒的评论,很多人因为被批评就“感情受到了伤害”。且不说他们选择性忽略了除批评以外还有赞扬的内容,他们不理解的是别人有权利批评他人。更何况别人也批评自己,甚至报道的更多更厉害。面对他人的批评,说的不是事实,可以有理有据的进行反驳;说的是事实,那就更正让自己变得更好,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,知耻近乎勇。“家丑不可外扬”是一种很中国式的心态,很多时候都有偷换概念的嫌疑。这是一种对事实发生的模糊和转嫁,并且利用了弱者地位和群众心理。如果能就事论事的看待事情,就不会轻易的“受到伤害”。关于这点,未来可以写文深入展开聊聊。 
在本文开头就提到,全书更多的是从商业世界的角度进行分析,一是作者本人的背景决定的,方便举例论证;二是从这个角度更适合进行”变量控制”。相对规范的商业环境中,相较于其他的人际关系会简单许多,不外乎上下级同事、客户、供应商等等,易于归纳和总结,并提供解决方案。遇到跨文化问题和困境时的应对策略,针对每个维度,书中都有不同的应对措施。但有共性的点包括:意识到并理解差异,了解对方真实的意图;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些直接的当面批评,认识到这只是行为方式的差异,并不代表对方是rude或是arrogant的;可以与对方开诚布公的谈论自己的想法,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调整一些行为来更好的提高沟通和工作的效率。
书中的理论是基础,也为启发思考带来方向。如果本身已有困惑,或者是现实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,可以将此书作为工具寻找解答。但真正的感悟和应对,还是要到具体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掌握。无论如何,只有”identify”到自己所处文化和其它文化的差异,才不会被所谓的”文化隔阂”所限,会更有意识去开启关于“sharing, learning and ultimately understanding”的对话。 
希望大家都能不被“差异”所困,心存善念,幸福生活在求同存异、互相理解的美好社会。

The End